珠海万山担杆镇:探索“综治中心+代表+N”模式 打造“海上枫桥经验”样板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5-01-02
 碧海流云,风光正好。今年国庆假期,外伶仃岛引得游人纷至沓来、驻足忘返,数据显示,上岛游客超1.6万人,过夜游客超1万人,旅游综合收入1416.33万元。  随着游客数量、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多,矛盾纠纷随之而来。面对海岛矛盾纠纷主体多元化、成因复杂化等难点,担杆镇打造“综治中心+代表+N”模式,通过一站联动把专业调解力量、基层组织力量、民间社会力量联合起来,使当地矛盾纠纷得以及时排查、就地化解。

  碧海流云,风光正好。今年国庆假期,外伶仃岛引得游人纷至沓来、驻足忘返,数据显示,上岛游客超1.6万人,过夜游客超1万人,旅游综合收入1416.33万元。

  随着游客数量、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多,矛盾纠纷随之而来。面对海岛矛盾纠纷主体多元化、成因复杂化等难点,担杆镇打造“综治中心+代表+N”模式,通过一站联动把专业调解力量、基层组织力量、民间社会力量联合起来,使当地矛盾纠纷得以及时排查、就地化解。

  2024年6月,担杆镇综治中心新址正式启用,依托代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基础优势,将全镇41名代表“嵌”入辖区6大综治网格,建立案例指引、司法建议、普法宣传、考核评价“四大防纷”屏障,探索出一条“综治中心+代表”的解纷新路子,实现每日纠纷快速响应、动态调处,努力做到“代表网中巡、事项格中办、纠纷不出岛”。

  海岛纠纷多是“寻找丢失物品、民宿附近施工扰民、门前乱停车”之类的纠纷求助,“小案”虽小,但受到的关切却一点儿都不少,处理不当都可能影响海岛旅游形象。担杆镇党委、镇综治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少立表示,将代表联络站搬到镇综治中心旁,就是将群众的意见反馈放到调解员的面前,协助综治中心信息收集研判和预警处置前置,为代表履职和综治调解工作带来便利。

  “村民间有矛盾往往不愿去打官司,更愿意来我们代表联络站来协调解决。”担杆镇综治中心副主任、镇代表关贤伟表示。这些年来,担杆镇代表扎根在海岛,早已历练成了化解邻里矛盾纠纷的行家里手,还走出了1名全国代表谢坚,有效夯实了代表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

  从平台到机制,从资源整合到人员素质提升,担杆镇稳扎稳打,打响“群众事解决在家门口”的民生品牌。2023年,担杆镇综治中心获评该年度“珠海市‘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先进典型”;担杆镇代表中心联络站被评为“全市优秀代表联络站”,成为全市唯一陆岛联动的代表中心联络示范站。

  “你们这里管装修的单位是哪个,我有事找他们帮我解决一下”。8月20日,市场楼一楼商户谢老板前来综治中心寻求帮助。由于楼上餐厅装修导致其商铺大面积漏水,和楼上餐厅管理企业沟通月余仍未解决,想知道是政府哪个部门管理该企业,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够跟进处理。

  得知这一情况后,张少立和关贤伟组队接访,随后向镇经济发展办、开发公司核实情况。开发公司刘经理称谢老板商铺漏水并非一定是二楼装修导致,因市场楼使用海砂建成,楼体防水效果欠佳,楼栋多处出现漏水问题。双方最终因导致二楼漏水的原因产生了争执。

  在联动镇经济发展办迅速开展调查核实、现场勘验、约谈开发公司及其施工方后,张少立和关贤伟分头释法、讲理、说情。熟悉法律的张少立致力于从法律层面一针见血地为矛盾定性,指出涉事二楼餐厅施工漏水存在人身、财产双重安全隐患,引导二楼施工方自行开展整改。顾及每一方的利益,而善于倾听的关贤伟抓住求助人“心里堵着一口气”的关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各方当事人换位思考、互相理解。

  最终,施工方向开发公司提交了施工整改方案,并于23日开始更换二楼装修的餐厅的水管,做好防水措施,期间产生的工程费用由开发公司支付。9月1日,综治中心网格员回访,谢老板表示,二楼水管更换及防水措施已经完工。至此,邻里间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2023年以来 ,镇综治中心市民投诉热线余件,由于专职调解员人数有限,担杆镇启动“律岛行动”专项法律服务项目,通过聘请专业的法律服务团队,为政府依法行政与社会治理等提供法律服务和调解技能培训20余场次。

  最后以年度考核的方式,累计选出12名“法律明白人”,逐步形成以“代表说理+律师释法+人民调解”为调解主力的调解模式。2023年以来,“法律明白人”参与化解矛盾纠纷20多起,占全年受理矛盾纠纷总量的一半以上,调解成功率达100%。

  担杆镇目前户籍人口940余人,在册外来人口1810余人……担杆镇流动人口总量大、增速快、构成杂,夜间“醉酒”等现象多发,消防、治安压力较大……一个个问题被摸排出来。

  担杆镇坚持专群结合,整合社区民警、镇村干部、热心村民、商户代表、平安守护志愿者等群体,组成“海岛管家”,他们担负起平安巡查、普法宣传、服务群众等职能。

  孕妇破羊水时,担杆镇快速调配船艇及时将其送往市区医院;渔民海上作业意外受伤或溺水时,快速调配镇应急救援队伍配合海警部门将求助人员送往市区救治;游客物件丢失时,通过“粤平安”云平台发动平安守护联盟志愿队伍快速找回。镇上非警务类警情分流工作实现“1分钟签收、10分钟到场处置”,办结率100%。

  “文明担杆”微信小程序的上线进一步推动矛盾纠纷线索收集走上信息化的快车道,打通了共建共治共享“最后一公里”。

  “文明担杆”搭建了线上“志愿服务+随手拍+意见反馈”平台,将个人志愿服务、随手拍等功能与积分制度挂钩,线下同步匹配积分兑换机,以参与方式简单、处理问题高效、矛盾就地化解的方式,把政府治理的“管理员”变为群众自治的“服务员”,把“大家事”当成“自家事”。

  截至今年8月,“文明担杆”小程序注册志愿者逾千人,群众通过小程序曝光案件802宗,办案率达92%。

  担杆镇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入践行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工作做法,以打造“前端排查、江南娱乐app中端受理、后端处置、全端保障”的“链”式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为抓手,持续激活基层调解网络,畅通“综治中心+代表+N”纠纷解决渠道,加快构建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以高质量的基层治理有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打造“百千万工程”海岛新样板。